中國的再次成為美國同業的“眼中釘”,據路透社報道,美國鋁行業代表正與歐盟同業商談,并致信英國首相特雷莎·梅,敦促共同采取行動應對中國向該行業提供“高額非法補貼”,稱補貼行為威脅到西方國家的工作機會。
德國新聞電視臺稱,歐盟委員會正在起草一份關于中國的報告,并在此基礎上研究對中國鋁行業等征收保護性關稅。而英國方面并未就美國的提議作出回應。
經貿摩擦“重災區”
中國貿易工作組指出,在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時,鋁產量在全球的占比僅略高于10%。如今中國已經成為全球鋁行業領導者,其產量占到全球總量的半數以上,中國宏橋更超越俄鋁成為全球最大鋁生產商。而與此同時,美國和歐洲的出現萎縮。
金誠同達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徐錚對國際商報記者分析,中國鋁行業一直是美國國內鋁產業的重點打擊對象。自奧巴馬政府晚期至今,美國政府已經連續多次對中國鋁產品發起了貿易調查,包括美國訴至WTO的中國生產商補貼案(DS519),美國對鋁產業的332調查,針對全球鋁產品的232調查,以及正在進行的針對中國鋁箔產品的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等。
建信期貨研究中心研究員余菲菲對國際商報記者指出,中國鋁業企業生產效率明顯高于國外同行,制成品成本低、質量好,受到各國進口商的歡迎。正因為如此,中國的鋁業在國際市場遭受的貿易摩擦也是有色金屬行業中最多的。
余菲菲說:“一些企業如中國忠旺曾受到國際市場的沽空,市場也猜測很大程度是由于中國的鋁業企業迅速發展,威脅到了歐美鋁業企業在全球市場中的主導地位所致。”
積極應訴+提升技術
對于近期美方多次對中方鋁業采取貿易救濟措施,中國商務部發言人孫繼文表示,已注意到一段時間以來,美方針對限制進口國外鋁產品采取了一系列的動作,包括啟動332調查、對國外鋁材進行行政復審、對中國鋁箔產品啟動“雙反”調查、在世貿組織就中國政府對原鋁的補貼措施提起磋商,以及計劃對進口鋁產品啟動232調查等等。
余菲菲指出,其實現在并沒有數據表明中國在鋁業出口環節對相應公司進行出口補貼,所以美國指責中國補貼國內鋁業的理由并不充分。余菲菲表示,自2007年起,美國多次向中國發起針對鋁制產品出口的“雙反”調查。2011年4月,美國對來自中國的征收平均高達33.28%的反傾銷稅。自此之后,中美之間在鋁制品出口問題上的摩擦一直存在,美國針對中國發起的鋁出口“雙反”調查尤其是反傾銷調查從未停止過。
徐錚告訴國際商報記者,美國曾在多個場合指責中國鋁產業產能嚴重過剩,此次致信英國首相,美國明顯是意在聯合英國及歐盟共同打擊中國鋁產品。歐盟此前曾對中國鋁箔產品發起過三次反傾銷調查,考慮到歐洲目前盛行的貿易保護主義,英國有可能會采取相應的行動。“如果英國和美國聯合抵制中國鋁業,短期內中國鋁產品在相關市場上難免會受到負面影響,但隨著中國鋁企業的產品結構調整,并積極開拓國內消費市場和新興市場,相信其可以妥善應對歐美貿易保護措施所帶來的壓力。”徐錚直言。
一位不愿具名的鋁業企業部門負責人表示,國外貿易制裁對中國的鋁業企業產生的影響在開始階段非常明顯,2007年——2009年中國鋁業出口大幅上升,但2011年之后受美國制裁,出口量銳減。之后,中國鋁企業進行了市場調整,2016年數據顯示,中國鋁制品只有10%出口海外,而出口到美國的產品僅占出口總量的13%。
上述負責人建議,在WTO爭端解決機制下,中國企業可積極應訴。除此之外,中國企業應該大力提升技術含量,企業也可以積極開拓其他國家的市場,以避開歐美等對中國貿易制裁帶來的沖擊。